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飞雪小说网 www.feixuexsw.com,史前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众人一看,原来是李伟书记,不知什么时候,他偷偷地出现在实验室——当然,作为实验室的最高长官,他去哪里应该都是通行无阻的。

    李伟书记说:“在这里偷偷摸摸做实验,什么隐身术、穿墙术、时间旅行,未免不够光明正大吧?”

    张振中冷冷地说:“偷偷摸摸?不过也比‘党代会’好得多了。”

    李伟哑口无言,一时说不出话来,甩袖而去。

    实验室的“植物生长机”终于停用了,原因是种子已经用完,留下来的种子由于数据不匹配,无法开花结果。“海水变牛奶”也停止了,原因是海水被污染和原料已经用完。只有“人造牛肉”勉强维持着。

    张振中加快了他的科研步伐。不过他不再把实验室当成实验基地,而是征得发射场现负责人的意见,把实验室搬到20公里外的发射场,那里同样戒备森严,但是李伟就鞭长莫及了。原来发射场的警卫也属于张京飞管,但是此时仅存的三个人宣布忠于发射场的新领导,不再领命于张京飞,于是,荷枪实弹在发射场站岗。这让张京飞异常震惊。不过,让许多人目瞪口呆的是,原发射场的40多名职工,包括张振中和三名记者,不满李伟的领导,不愿呆在实验室,回到了危机重重的发射场。

    由于年久,还有海啸的洗劫,发射场早已经七零八落,一片破败,在张振中给发射场配备反物质发动机后,发射场的40多人经过异常艰辛,才勉强把发射场复原。张振中给发射场配备了新的牛肉工厂、蔬菜工厂,保证了食物的供给。

    形势严峻,尽管还是没有白天,毒烟弥漫,李伟书记已经计划派人上山、下海寻找食物了。有人后悔没有跟路易斯将军下海,但是,他们现在如何?也联系不上了。

    虽然张振中提出空间站,有点靠谱。如果是去月球,但是没有半点把握,那里没有水没有空气,又冷又热,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。但是,宜居的星球又在哪里?据估算,支持生命的天体系统达到100亿个。当然,宇宙跨度能够达到数百亿光年,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,在如此庞大的结构中,很难说宇宙中没有除人类之外的生命,那么宇宙中智慧文明大约有多少呢?科学家认为,一颗类似地球的异星行星可能恰好存在于我们的太阳系的后院中,仅仅大约13光年远,这是一个天文距离!理论上太阳帆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2%,即每秒6000公里。按现在的速度,到哪里需要几万年,谁能到达?还好,我们有了新的机器:梦幻飞船。它可以来无影去无踪。达到不可思议的速度。

    如果要逃离地球,离开太阳系,或许是个好计划。不过,在宇宙进行星际旅行是一项巨大的、危险的,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,宇宙空间站、月球基地、火星城市、木星行星建太空栖息地,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就困难重重了。

    首先,脱离地球,我们如何克服重力?如果一个物体想要脱离地球表面自由飞翔,它的逃离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25000英里。其次,飞船太慢,如何提供推进力?物体越巨大,所需的推进力就越大,更何况是火箭这种巨大的物体。第三,我们如何避开危险的太空垃圾?据说,地球周围大约飞驰了17000个垒球大小的物体,并且运动速度达每小时17500英里。如果算上10厘米以下碎片,就有将近50万个,这对于飞船,是一个灾难。

    几十年之前,科幻小说作家曾勾画出一个科学家在火星上建立的乌托邦世界,他的《火星三部曲》描述了一个人类太空移民的计划。人类探索外空的理由除了科学,还有一些不为科学家所认可的精神意义上的原因,人类灵魂深处的开拓精神和宿命感。如果人类一定要逃离地球,我们的下一步该如何?

    为了研制高速飞船,张振中教授与发射场进行了紧密的合作。为此,两名实验员死于非命,其中一人转眼飞逝,居然渺无音讯,不知道去了哪里;一人死于高速带来的高温,让张振中很是内疚。最后,他们终于发现了重力的秘密,发明了时速高得不可思议的反重力飞船。

    当初,面对黑乎乎的天空,张振中也仰天长叹。宇宙是如此之大,怎么去?就说银河系,质量大约就是太阳的2100亿倍,银河系的直径可能达到180万光年,部分物质与仙女座星系发生了重叠。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多远?131亿光年!人类确实是无比渺小。

    就算我们能逃出去,也有速度,如果不快,猴年马月才能飞出去?可是,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,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,速度越大,温度越高,如果速度很快,火箭达到5000度以上,能够承受那么高的温度吗?据说有科学家利用铪、钽和碳等元素,合成了一种超高熔点的合金,耐高温达到了5500摄氏度。如果合金熔点达到5500多摄氏度,那么连太阳都无可奈何(太阳表面的温度为5000至6000摄氏度)。最后,科学家首次合成并量产线性卡宾碳,这种卡宾碳的坚硬程度堪称是金刚石的40倍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张振中教授争分夺秒地进行实验。直到地震过后的一年四个月——那时候已经接近弹尽粮绝了,张振中教授宣布终于有这个发明——梦幻飞船,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去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。

    在发射场的实验室里,已经不像以前容易产生轰动效应了,人们都在为最后的出路奔忙,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观看教授的新发明。张振中也不当一回事,对着底下的人说:”我让你们看看最新的发明!”说着,他和助手推出一个像飞机,很小而且没有机翼、尾巴的机器来。

    “这个样机可以坐14个人。”教授说。

    “我们就坐这样简单的机器去空间站?”有人大声质疑:“这东西能起飞吗?能到空间站吗?”

    教授不紧不慢地说:“稍安勿躁,我们还没有开始。”

    但是底下的人们已经群情激昂了。

    教授说:“大家听我说。你们可以看不起我张振中,但是不要看不起这其貌不扬的机器。我也是摸索了很久才制造出这机器的。”

    “教授,我们是去空间站啊!不是去逛逛街!”有人说。

    张振中说:“我也不知道我们的目的地是否是空间站、月球,也许会更远。我们知道如果火箭的速度大于每秒7.9公里小于每秒11.2公里的话,就会在地球轨道上围绕地球转。而火箭的速度大于每秒11.2公里的话火箭就会完全摆脱地球的引力,火箭就会像地球和其它8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;大于16.7千米/秒,宇宙第三速度,就可以走出太阳系。可是,我们要获得这样的速度很困难,关键就是火箭的重量。

    教授说:“大家都知道,不久前,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,此材料体积为每立方厘米0.16毫克,呈固态,是空气质量的六分之一,成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。更有人说,世界最轻材料的99.99%是空气,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一种材料,由微型空心管网络构成,它大约比泡沫聚苯乙烯还要轻百倍。还有,石墨烯,大家知道不?在十年前风靡全球的材料,据说最轻便,最坚固。一开始,我希望用它作为飞机材料。在这里,碳纳米管就是支架,石墨烯就是墙壁。飞机既结实又轻便,大家想想看,比空气还轻的材料,我们克服了重力,像怎么飞就怎么飞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现在的飞机就是用最轻的材料制成的?”有人问。

    “噢,不!”教授说:“它虽然轻,制作简便,但局限性大。何况,飞机可以造,人是不能造的,人那么重,怎么办?总不能也用材料造吧?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的飞机的用什么造的?”有人问。

    教授说:“普通材料。确切地说,就是我们以前的飞船。”
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